胃痛怎么办?现代人越吃越好,也很注重营养,但胃却越来越弱。聚餐拼酒、大吃大喝、熬夜加班或看碟、吃饱就坐着……这些行为的背后就是胃病通知单。那日常如何养胃呢?养胃吃什么好?胃最怕什么?
胃有4怕:"冷、晚、多、坐"
冷: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交替都是高发期,寒冷的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胃。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加重胃部不舒服的症状。
晚:食物从胃排空、进入小肠消化大约需要两小时,晚饭吃得太晚会导致胃肠道没有时间消化,从而使消化功能出现异常。
多:吃得太多会导致胃酸、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超出分泌能力,可能会导致胆管胰管等相对狭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坐:刚吃完饭不适合马上坐下埋头工作,因为胃肠的消化需要有足够的血液保障,如吃完饭就工作,血液供给大脑,胃肠得不到消化所需的循环血量,非常影响消化功能。
多吃南瓜、甘蓝、红薯等可养胃
南瓜:南瓜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起到排毒的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胃溃疡。可用南瓜煮粥或汤,滋养脾胃。
甘蓝:甘蓝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誉为天然的“胃菜”。其所含的维生素K1及维生素U,不仅能抵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旺盛,降低病变的几率。
红薯:红薯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纲目拾遗》记:“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
铁棍山药: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他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
日常5个养胃方
1、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
2、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
3、忌嘴——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4、静心——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5、运动——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推荐4款养胃暖胃食疗方
推荐一:薏米山药羹
原料:山药200克,薏米200克,红糖50克,玉米淀粉10克。
做法:
1、先将薏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泡;
2、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丁;
3、锅内加水烧开,下入薏米煮至七成熟后放入切好的山药丁;
4、继续用小火煮至熟烂;
5、放入红糖熬开,加入水淀粉(玉米淀粉10克加水)勾芡出勺。
特色:色泽微红,绵软甜香。
推荐二:党参炖墨鱼
原料:墨鱼250克,党参10克,香菇(鲜)30克,料酒10克,姜10克,大葱10克,盐3克,味精2克。
做法:
1、将党参洗净后切成4厘米的段,墨鱼洗净后切成丝,香菇切成丝;
2、将墨鱼丝、香菇丝、党参段、料酒、姜片、葱段、盐一同放入炖锅内;
3、加入适量清水炖30分钟,再加入味精搅匀即成。
特色:调理脾胃,口味鲜香。
推荐三:南瓜蒸饺
原料:面粉400克,猪肉(肥瘦)300克,南瓜300克,大葱20克,白酒10克,盐5克,胡椒粉3克,香油20克。
做法:1、面粉加热水揉搓成面团,面团分成小块,再擀成饺子皮,备用。
2、南瓜去皮,去除瓜瓤后切丝,再拌入1匙盐略腌,用手抓软,沥干水分。
3、猪肉洗净剁好,拌入准备好的调味料(白酒、盐、胡椒粉、香油)调匀,再加入南瓜丝和切碎的葱花、姜末,调拌成馅料。
4、每个饺子中包适量的馅料,捏成饺子状。
5、把包好的饺子放在抹过油的蒸笼中,用大火蒸10分钟即可食用。
特色:补虚养身,健脾开胃。
推荐四:早晚养胃粥
原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1、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2、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
3、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消化不良在西医常见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等疾病,其属于中医学“泄泻”等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轻症饮食治疗即可见良效。
山药莲子粥
山药10克,莲子10克,薏米30克,大枣 1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
扁豆薏米粥
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
山楂枣茶
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白术5克,大枣 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
山药大枣粥
茯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分三次佐餐食用。用于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
这篇穴位知识《胃痛怎么办?几款养胃食方让你成为健康达人》,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家庭医生在线,在2024-05-27 00:0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