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染性的,为伤寒;传染性的,为温病
以上说的几次重大外感疫情,按今天话说都是传染病。实际上外感疾病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非传染性的,古人称之为伤寒;具有传染性的,古人称之为温病。古人没有显微镜,不知道今天所说的病毒、细菌等,但古人发现天地间有一种气,这种气与六气是不一样的,它具有传染性,古人称之为疠气,现代人叫传染病毒。因此所谓温病,其实是一切传染病的总称。如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伤寒、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包括非典等皆属于温病的范畴。
伤寒感而即发,温病感而后发
伤寒和温病,它的感受途径又有什么不同呢?实际上很简单:伤寒感而即发,温病感而后发。伤寒之邪的特点是感而即发,就是说今天受凉了,可能会马上发作,这是感而即发。它的感受途径是从皮毛而入,比如说打篮球,出一身汗,然后着风了,从皮毛而入。它的传变规律是从外到里。它的症状表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叫“必畏寒”,就是一定是怕冷的,那么它所伤的是什么呢?它易伤阳。
与伤寒相反,温病是感而后发的,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它的感受途径不是从皮毛而入,是从口鼻而入,从鼻而入伤肺,从口而入伤胃。我们夏季的肠道型感冒、胃肠型感冒,就是属于从口入而伤胃。它的传变规律是从上到下,它是易于伤人体的,易于伤阴。因此,这样的病人往往是不畏寒的,而且有汗。
感冒分风寒和风热
当然了,在中医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而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比如说感冒,实际上中医对感冒也是分类别的,一种叫风热感冒,一种叫风寒感冒,这是根据它表现的症状不同来划分的。有些人感冒怕冷,畏寒,而且不想喝水,所吐的痰又比较清稀,这种情况属于风寒感冒。而风热感冒的病人,表现症状主要在于口渴、欲饮,不怕冷。相应地,感冒药也包含两类,一个是风寒的、一个是风热的。有的人感冒了,说想喝点红糖姜水,那要先看看他是不是怕冷,是不是小便清长。如果是,那就可以喝;如果不是,并且大汗淋漓又非常渴,非常想喝水,非常燥,那就不能喝姜糖水。此时再喝姜糖水,那等于是火上浇油。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症状:恶寒(怕冷)不恶寒,多无汗有汗,四肢酸痛偶有酸痛,舌苔薄白舌苔薄白或微黄,痰清稀痰黄稠,口不干口干。
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
外感疾病应采取什么方法来预防,首先要找到外感疾病发生的原因。我祖父和我父亲在近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引发外感疾病的内因不外乎四个字:郁热伏气。《黄帝内经》中也有这样的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不能独伤人,也就是说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这跟俗语说的“黄鼠狼专咬病鸡”道理是一致的。外因一定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而如果你将内因、将内鬼都揪出来了,抵抗力就强,外来因素再来,也能够预防外感病的发生。当然还有一种情况,说天气太寒冷,太过了,那是另当别论。
郁热伏气——体内有火
什么叫郁热伏气?简单来讲就是体内有火。但是火又分实火和虚火。何谓实火?何谓虚火?中医讲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人则无病。我们将阴来比喻成水,将阳比喻成火。在水与火平衡的情况下,它是一个互相依存制约的关系,因此,人就没有病。在水不变的情况下,火多了我们称之为实火;在火不变的情况下水少了,我们称之为虚火。因为相对于这个水而言火旺了,所以叫虚火。其实虚火的概念很好理解。你锅里烧着水,火开着,又忘加水了,这个锅逐渐就熬干了,那么锅下面的火相对于锅里的水而言就是旺,所以叫虚火。
四十岁以下多实火,四十岁以上多虚火
一般来说,四十岁以下的人以实火为多见,四十岁以上的人尤其老年人以虚火为多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在从出生到年长这漫长的过程中,他体内的物质基础——精血,是一个消耗、消散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就像一辆新车跟一辆旧车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这个阴气多指的是人体内的精血,或者说肾中阴精。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四十岁以下的人处在生长期,还没有开始滑坡,所以一般来讲上火是以实火为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虚火为多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四十岁以下的人,生活当中“以酒为浆”,也就是拿酒当水喝,“以妄为常”,把不正常的生活当做生活的常态,“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半百而衰也”。这些都是《黄帝内经》里面的话,说的是一些有悖于养生的生活方式。那样的话,尽管这个人还不到四十岁,却有可能因为这些生活方式而上火,那也是虚火。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保养得好,有些人上火了,虽然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应该是虚火,但是他也有可能是实火。
阴虚内热是家贼
火是引起外感疾病的一个原因。除了火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叫阴虚。阴虚就是精血不足。中医是天人相应的学说,认为夜晚是养阴的过程。经常熬夜,自然会损耗阴精,饮食过于辛辣刺激,或者说喝大酒,工作压力大,往往也会造成阴虚。
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古人总结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中老年人自然而然地就阴虚了。阴虚不是病,但是阴虚了必定伴有火旺,所以说“阴虚内热是家贼”,这是导致外感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感冒经常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身上?老年人阴虚,儿童火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临床中所见感冒多以风热者居多,而风寒者很少,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当今人多为阴虚内热体质,而阴虚内热就是导致温病发生的内因。因此预防阴虚内热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温热性疾病的发生。
曾经有个朋友冬天患感冒,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等。先是扛着,没扛过去;后是打针输液,也不见效;继而自己买药吃,中药感冒冲剂、西药一大堆,可还是高热不退;这时候想起我这个老朋友。我问了一下情况后,将他推荐到我父亲的学生阮劲平那儿给看看。小阮诊断为阴虚血热型,遂以犀角地黄汤加减,结果是服第二剂药时,即已退热,只是身体稍稍虚弱,嘱其熬些米粥,补充津液调养即可。
事后在一次给员工做培训时,我将这个病例重点讲给所有员工听。这个朋友按中医辨证分析:扛没有扛过去,说明病得不轻;随后打针输液没有效果,说明是病毒性的,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各类中药感冒冲剂全吃了,没效果,说明他既不是风热感冒也不是风寒感冒;因此当时我的判断是典型的寒包火加外邪侵入引起的无名高热;更因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所以阴分已伤。这里当然还存在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对他的生活习惯比较了解,如喝大酒、经常熬夜是他的家常便饭,这些都容易引起内火亢盛,从而省去了望、闻、问、切中的问。至于他的内因,则是因为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一种阴虚内热的体质,这就是他患病的内因;外因则可能是着凉了,导致汗毛孔闭塞,内热无法透达,加之外来之病毒,感而随发。由此可见,健康的有规律的生活是何等重要!
这篇穴位知识《外感分伤寒和温病》,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家庭医生在线,在2024-09-17 00:0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