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要: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那么糖尿病由什么引起的?请看下文。
一、血糖9.1不严重吗?
目前空腹血糖为9.1,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超过7.0属于糖尿病。糖尿病应首先控制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如果三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应尽快口服降糖药。
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唯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的可诊断为异常血糖值。无症状者需要两个异常血糖值才能诊断糖尿病。可疑患者需要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较小,多为年轻<30岁,病情突然,多喝多尿多吃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许多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ICA、IAA或者GAD抗体呈阳性。口服药物无效,需要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发病隐袭,早期无症状,或只有轻度疲劳、口渴、血糖升高不明显,需要糖耐量试验确诊。早期血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升高,晚期低。
二、血糖9.1严重吗?
糖尿病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原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这主要是由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引起的。
(一)1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研究报告称,父母有糖尿病史,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1型糖尿病家族聚集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的一致性不到50%。
2、环境因素
1型糖尿病的发生往往与某些感染有关或随之而来。常见感染原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性决定。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是遗传性强或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环境因素包括肥胖、活动不足和老龄化。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紊乱;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虽然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伴有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紊乱和肝脏葡萄糖增加。
三、控制糖尿病血糖的方法
1.记录运动量。大多数人会高估他们的体育锻炼。如果你能如实记录每天的运动量,你会对自己有一个诚实的评价,以便制定脚踏实地的锻炼计划。
2.使用计步器。这种方便的设备可以在体育用品店购买,成本也不贵。它可以详细记录你每天走的步数。用它来估计你一天平均走多少步,然后设定目标,慢慢增加数量。
3.小餐盘。选择小餐具可以减少食物摄入,减少食物摄入的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
4.带午餐去上班。避免在餐馆或快餐店吃午饭。研究发现,外出吃饭次数多与体重增加有关。在自己准备午餐的过程中,你会精细控制食材的原料和重量。
5.饭后测量血糖。饭后2-3小时内监测血糖有助于糖友在一天内更稳定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
6.经常吃新的水果和蔬菜。这种饮食策略可以获得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抗糖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品尝了一种新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水果)后,应检测血糖水平。有些水果有明显的升糖作用,下次吃的时候要严格限制食量。
7.永远准备口香糖。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以控制糖友摄入零食的欲望,但数量不宜过多,因为一些品牌的无糖口香糖中含有的甜味剂在高剂量时会引起胃部不适。咀嚼口香糖也会给口腔留下新鲜的呼吸,让人不想吃有异味的零食来破坏它。
四、糖尿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一. 定时定量化整为零
定时定量是指正餐。正常人推荐一日三餐,定期进食,每顿饭的进食量基本稳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匹配降糖药,避免血糖高低。化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允许患者吃水果来补充维生素。但是吃法和正常人不一样,一般饭后不要马上吃。饭后2小时可以选择吃水果。吃的时候分水果,比如一个苹果吃2-4次,而不是一口气吃。分餐次数越多,对血糖的影响就越小。
二. 吃干不吃稀
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吃“干”。例如:馒头、米饭和蛋糕。不要吃面糊、粥/米饭、面汤、面条等。原因是饮食越薄,烹饪时间越长,食物越软越烂,消化越好,糖上升越快,所以不管什么粥都不应该吃。
三 .吃硬不吃软
糖尿病饮食也是干的,我们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原因和上面一样。
四. 吃绿不吃红
食物太多了。许多病人不确定我应该吃哪一种,哪一种不应该吃。一般来说,绿色植物大多含有叶绿素,如蔬菜。红糖含量相对较高,不宜食用。如果你吃同样重量的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显著增加糖分。因此,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绿色”通常是安全的。
这篇穴位养生《血糖9.1严重吗 糖尿病有哪些原因》,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天医健康网,在2023-07-09 00:0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