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要:银屑病,俗称牛皮藓,是一种皮肤科疾病,患病群体多为青少年,不具有传染性,但是有容易复发的倾向,甚至,有些病患者终生都无法彻底治愈银屑病。银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全身都有可能发病。这样的一种疾病的发病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银屑病的不同症状
1.普通牛皮癣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类型,这种牛皮癣表面会有多层银白色鳞片,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在抓痒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鳞片,鳞片容易刮伤,刮伤后会看到小出血点,经常出现在患者的头部和四肢。
2.脓疱性银屑病相对罕见,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脓疱聚集在患者红斑上。这种银屑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疾病,甚至患者的口腔也会受到影响。有些患者患有银屑病,同时出现发热和关节疼痛。这种银屑病非常顽固,复发率高。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会好转,转化为普通银屑病。
3.红皮病普通银屑病是一种严重的银屑病。长期使用糖皮激素等刺激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快速减药、身体无法及时适应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患者一般淋巴肿大,全身皮肤发红,怕冷发热。
4.关节性银屑病可称为银屑病性关节炎。当银屑病患者同时出现关节肿胀和疼痛、天气变化和空气湿度增加时,关节疼痛会更加明显。有时银屑病和关节疼痛同时进行。当银屑病加重时,关节疼痛的程度也会增加。
2、银屑病爱你身体的这些部位
银屑病的发病部位遍布全身。经过对医学治疗的精确研究,总结了银屑病在人体内的多发部位。让我们数一数银屑病的主要部位:
1.手掌和脚心部皮损,皮损有明显的角化斑,中心厚,边缘薄,也可能伴有白色鳞片或点状凹陷,有时皮损较厚会形成条状皮肤裂缝。
小腿皮损,皮损易浸润肥厚,伴苔癣样变,颇像慢性湿疹。
3.面部皮肤损伤,大部分皮肤损伤是指甲大小的滴状或红色丘疹。
4、头部皮肤损伤,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普通银屑病的早期阶段,通常出生在发际线上,有时融合成一块,覆盖着头皮。该发病部位的鳞片较厚,头发呈簇状,有时覆盖着黄色厚痂,应注意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5、关节皮肤损伤、腋窝等屈曲部位,皮肤损伤分布约占患者总数的1%。皮肤损伤主要涉及腹股沟,一般脱皮少,表面圆润,发病部位清晰可见。
三、银屑病三大病因
银屑病原因1:遗传
遗传是许多疾病的病因。银屑病也与遗传有关。有许多患者,他们的家庭都有银屑病的发病史,而且,有些家庭,有明显的银屑病遗传倾向。因此,一般认为,约3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此外,不同种族的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可以说,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产生。与其他人相比,一些HLA抗原在银屑病患者体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此外,银屑病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等其他疾病的遗传位点重叠。
银屑病原因二:感染
感染是银屑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许多专家学者从抗链球菌组体液免疫、外周血和皮损T细胞细胞免疫、细菌培养和细菌疾病治疗等方面证实,银屑病的发病和延迟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如果患有银屑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加重皮损症状,这与金葡萄球菌外毒素的超抗原密切相关。此外,牛皮癣的发生也与HIV病毒和马拉色菌感染等其他病毒和真菌感染有关。然而,尽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确认其确切的机制。
银屑病病因3:免疫异常
免疫异常也是牛皮癣的原因之一。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牛皮癣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牛皮癣的发病与炎症细胞有关,特别是炎症细胞的渗透和炎症因子。
四、特殊人群如何治疗银屑病?
1.儿童银屑病
轻度儿童常用润肤剂,外用弱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少红斑和脱屑,特别适用于瘙痒症状为主的儿童。
煤焦油是治疗儿童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卡泊三醇(金迪银)对儿童评价良好。 UVB 治疗儿童银屑病的疗效是肯定的,致癌的可能性很小,但要注意 PUVA 治疗不适合儿童。
最常用的系统治疗药物包括维持 A 酸类、MTX 而环孢素,这些药物一般只用于脓疱、红皮病、关节病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儿童,必须长期监测。
2. 孕妇银屑病
怀孕前尽量使病情稳定或缓解,有利于怀孕期间的顺利通过。保湿剂、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地萘酚被认为对孕妇安全。UVB 是继环孢素后的安全二线治疗。
UVB 孕妇没有单独评估其有效性,但对银屑病患者的随机比较试验表明,其在 65% 有效的人群。数据显示,依那西普和英夫利西单抗对胎儿没有影响,建议慎重选择。
3. 哺乳期银屑病
哺乳期妇女的一线治疗仅限于润肤剂,适当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地萘酚。哺乳后应使用局部治疗。 A 酸类、MTX、环孢素、生物治疗和 PUVA 哺乳期妇女相对禁忌。最安全的二线治疗是 UVB,如需进一步治疗,应缩短哺乳时间。
4. 老年银屑病
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缺乏有效治疗的数据。主要用卡泊三醇借他米松,UVB、倍他米松,依那西普和 MTX 治疗。其它治疗无效时,应谨慎使用环孢素。
这篇穴位养生《银屑病的所有症状 银屑病的治疗》,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天医健康网,在2023-03-04 00:0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